告別2020,中國鐵路成績幾何?踏上“十四五”新征程,中國鐵路又將如何續(xù)寫“高鐵故事”?4日,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工作會議,一個個數字見證和擘畫著中國鐵路的發(fā)展。
鐵路營業(yè)里程達14.63萬公里
2020年,中國鐵路“十三五”圓滿收官!
僅2020年一年間,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,較年初計劃增加719億元,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550億元以上,超過2019年水平;新線投產4933公里,新開工項目20個。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。
2020年12月31日,最后一排軌排落地,標志著川藏鐵路拉林段全線鋪軌完成。
到2020年末,全國鐵路營業(yè)里程達到14.63萬公里,比“十二五”末的12.10萬公里增長20.9%。其中,高鐵營業(yè)里程達到3.79萬公里,比“十二五”末的1.98萬公里翻了近一番。
“‘四縱四橫’高鐵網提前建成,‘八縱八橫’高鐵網加密成型?!眹F集團董事長陸東福表示,2021年,鐵路部門將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,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,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。
2878個車站“一證通行”
2020年,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(fā)送量21.6億人次,在旅客出行服務方面取得長足進展。
2020年,鐵路部門精準實行“一日一圖”,全面推行電子客票,旅客持身份證可在全國2878個高鐵和普鐵車站“一證通行”,惠及99%以上鐵路出行人群。
2020年12月27日,從雄安開往北京西的首發(fā)列車??吭谛郯舱菊九_。
同時,為了保證老年人和脫網人群的出行需要,鐵路部門保留并完善傳統(tǒng)售取票方式,堅持開展窗口人工售票、自助機購票人工服務引導,所有人工窗口全部支持現金購票,保障老年人群購票服務。12306系統(tǒng)自動識別60歲以上老年旅客并優(yōu)先安排下鋪。
在京滬高鐵、成渝高鐵試點服務提質和靈活調價相結合的經營機制,滿足旅客多樣化市場需求。
2021年,國家鐵路計劃完成旅客發(fā)送量31.12億人次,同比增長43.7%,貨物發(fā)送量37億噸,同比增長3.4%。
復興號全系列“上崗”
2020年,中國復興號動車組技術繼續(xù)領跑世界。
這一年,鐵路部門持續(xù)推進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制工作,研制京雄智能動車組,實現京張智能動車組優(yōu)化提升,完成新型時速250公里動車組技術提升計劃,組織研制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,時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全部投入運用。
2020年12月24日,由CR300BF型“復興號”動車組擔當的C3887次列車駛出南京南站。
在西南地區(qū),成渝高鐵完成提速改造,成為我國西南地區(qū)第一條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高鐵,成渝間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1小時直達,實現雙城生活“說走就走”。
陸東福表示,2021年,鐵路部門將完成高鐵時速350公里服役性能對比綜合試驗,運用大數據技術研究高鐵設備故障機理和變化規(guī)律。
中歐班列1.24萬列再創(chuàng)新高
2020年,中歐班列一路飛馳、縱橫歐亞,戰(zhàn)略運輸通道作用進一步凸顯。
一年間,中歐班列共開行1.24萬列,發(fā)送113.5萬標箱,同比分別增長50%和56%。
與此同時,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新進展。鐵路部門發(fā)起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,全年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3600列、發(fā)送19萬標箱,同比分別增長73%、80%。
境外多個鐵路項目扎實推進,其中中老鐵路土建工程主體基本完成,雅萬高鐵全線237處工點全部開工,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和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澤、澤巴段左線開通運營,中泰鐵路等項目積極推進。
2021年
國家鐵路發(fā)展目標敲定
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(fā)送量31.12億人次、同比增長43.7%,貨物發(fā)送量37億噸、同比增長3.4%;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,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,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;完成鐵路經營總收入11770億元;努力實現鐵路節(jié)能減排目標。
這是1月4日召開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國鐵集團”)工作會議明確的2021年鐵路工作主要目標。
據了解,2021年,國鐵集團將重點抓好十五方面的工作,其中之一便是繼續(xù)深入落實國鐵企業(yè)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。包括深化經營方式變革,更加重視優(yōu)質資產股權化經營,有序推動中鐵特貨公司、金鷹重工公司等企業(yè)股改上市,開展設計集團等企業(yè)股改上市方案研究,推進既有上市公司再融資工作,加快實施鐵路公司路地股權結構調整,推動國鐵資本向路網干線集中。推進合資鐵路公司重組,落實合資鐵路債轉股試點方案。
持續(xù)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至關重要。國鐵集團董事長、黨組書記陸東福透露,2021年國鐵集團將建設完善12306科創(chuàng)中心,構建客運聯程聯運信息平臺。探索建立全路統(tǒng)一的旅游產品設計和銷售平臺。逐步推廣高鐵票價差異化的浮動定價機制。穩(wěn)步擴大互聯網訂餐等服務范圍,探索無感進出站、智能安檢、靜音車廂等服務舉措,深化“廁所革命”和車站“暢通工程”,保障老年及脫網人群線下服務。深化復興號動車組系列化研制和產業(yè)化運用,在擴大復興號運行覆蓋面上有新作為。拉林鐵路開通運營時實現復興號內電雙源動車組進西藏。
2020年5月9日,開往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中歐班列(武漢)準備從吳家山站駛出。
會議還提出,2021年國鐵集團將著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,組織實施“CR450科技創(chuàng)新工程”,研發(fā)更安全、更環(huán)保、更節(jié)能、更智能的復興號新產品。布局鐵路新基建,開展鐵路5G技術應用科技攻關和大數據運用,穩(wěn)步推進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鐵路領域的應用。
會議指出,鐵路“十三五”圓滿收官。全國鐵路營業(yè)里程由12.10萬公里增加到14.63萬公里、增長20.9%,高鐵由1.98萬公里增加到3.79萬公里、翻了近一番,復線率由53.5%增長到59.5%,電氣化率由61.8%增長到72.8%,“四縱四橫”高鐵網提前建成,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加密成型;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,高速、高原、高寒、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,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,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;國鐵企業(yè)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,現代企業(yè)制度和運行機制初步建立,鐵路發(fā)展動力和經營活力不斷增強。
文圖|綜合新華社
編輯|何欣鴻